設計原則只是幫助人們來選擇創(chuàng)意的,而在激發(fā)創(chuàng)意的初期就過于堅持這些原則并非一件明智的事情。盡管在頭腦風暴時用實體框架來激發(fā)創(chuàng)意是個好辦法,但在初期草畫創(chuàng)意時無需過多的局限于此。否則,我們很難想出一個絕佳的創(chuàng)意。有時一個創(chuàng)意雖然不符合設計原則,卻可能給其他設計師帶來符合該原則的創(chuàng)意靈感。
南京課件制作公司平面設計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,他們雖然談不上“光鮮亮麗”,但目前或者說在更遠的未來,平面設計師依然算得上是“牛”的職業(yè),因為人才的供給遠遠少于市場的需求。平面設計與各行業(yè)都密切相關,同時也是其他各設計門類(諸如網頁設計、展覽展示設計、三維設計、影視動畫等)的基石。設計原則的編寫應該簡短易記。而作為設計師,在做項目的時候則應將這些原則熟記于心。即便有些功能交叉,但一個優(yōu)秀的設計原則通常都具有明確的功能。因此我們不能將它定義為“簡單易用”。設計原則不應矛盾。
谷歌用戶體驗的設計原則
1. 以人為本 - 關注人們的生活,工作和他們的夢想。
2. 爭分奪秒。
3. 簡單實用。
4. 留住初學者,吸引專家。
5. 勇于創(chuàng)新。
6. 面向全球用戶設計。
7. 立足今日,面向未來。
8. 產生視覺愉悅,保持用戶關注度。
9. 不辜負人們的信任。
10. 有點人情味。
設計原則只是用來幫助選擇創(chuàng)意,而非產生創(chuàng)意
經常有人問我怎樣才能從頭腦風暴中所獲得的數以百計的創(chuàng)意中選出合適的一個。除了靠直覺和經驗外,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幫我們來決定和界定設計原則。在2007年以前,我們將這些原則稱為“設計標準”,直到我看到編寫的“大眾計算工作室:移動用戶體驗設計原則”這篇文章。